Tiết học 中华文化专题 của cô 林云

Weixin image 20251012000201 130 18

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核心理念,这些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思想与行为方式。关键词包括:阴阳合一、理性务实、自强不息、中和中庸、天人合一、兼容并包等。

在这些理念之中,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,是“阴阳合一”。阴阳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基,是人们对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规律的基本看法。所谓“阴阳合一”,指的是阴与阳既对立又统一、既相互依存又能相互转化。正如《易经》中所说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 也就是说,阴阳的交替变化正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。

在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,我们都能轻易看到阴阳的体现:天与地、男与女、黑与白、水与火、大与小、动与静……它们看似相反,却又彼此依赖,缺一不可。例如,白天(阳)之后必有黑夜(阴),有了冬天的寒冷(阴),我们才会更珍惜夏天的温暖(阳)。

老师曾经问过我们一个有趣的问题:“既然阴阳可以互相转化,那么男和女能不能互相转化呢?” 起初我们都觉得很难回答,后来老师解释说,母亲(阴)生下男孩(阳),这本身就是一种阴阳的转化与延续。

不仅在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中有阴阳,在艺术创作中也同样如此。以书法为例,书法之美在于“阴阳之和”。笔画有浓淡、粗细、黑白、方圆、动静、虚实之分,这些正是阴阳平衡的体现。一幅好的书法作品,往往能在“对比”中展现“和谐”,在“变化”中追求“统一”,这就是阴阳之道。

中国古人还常用许多成语或格言来表达阴阳合一的思想,例如:

“福祸相依” —— 福与祸互为依存;

“居安思危” —— 在安乐中不忘潜在的危险;

“乐极生悲” —— 快乐极致可能转为悲哀;

“过犹不及” —— 任何事物过度或不足都不可取;

“动静结合” —— 行动与静思相辅相成。

这些思想提醒我们:世间万物皆有两面,只有理解并平衡阴阳,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与智慧。阴阳合一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一种看待世界的智慧。